财新、财经、三联、中新:杂志时代的最后微光!

新肺疫情期间的媒体表现,财新和财经两家杂志最好。在下面,是三联生活周刊和中国新闻周刊,他们在春节后的几天,也发了好几篇很好的调查。日常新闻的更新,澎湃做得也尚可,但是真正揭示真相并改善防疫工作的,是上面提到的四家杂志。来自市场的肯定也证明了这一点,财新杂志纸质版一度加印,这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机构媒体难得的荣誉。一个杂志团队,在过去一个月内,只要认真完成四五篇深度报道,就已经了不起了。

新肺疫情期间的媒体表现,财新和财经两家杂志最好。26日刷屏的两篇报道,就分别来自这两家报道。

在下面,是三联生活周刊和中国新闻周刊,他们在春节后的几天,也发了好几篇很好的调查。再往后看,是北京青年报的“北青深一度”和新京报的“剥洋葱”,这是两个深度报道栏目,有点杂志化操作。

日常新闻的更新,澎湃做得也尚可,但是真正揭示真相并改善防疫工作的,是上面提到的四家杂志。

至于这两年热炒的短视频之类,在这样的重大灾难面前几乎没什么作为。如果留心观察会发现,15秒的短视频虽然很方便传播,但是除了夸张某个片段之外,不会传递任何真相,连一个含有新闻5要素的事实都表达不了。

从根本上来说,视频可能缺乏思考功能,只有文字甚至是较长的文字报道,才能暗示出来某种逻辑。在中国尤其是这样。习惯看视频的会很不耐烦,想得出一个简单的口号式的判断,但是想揭示任何一个逻辑事实,都需要凭借语言的力量。

财经胡舒立财新传媒_财经财新_第一财经财经早新闻

来自市场的肯定也证明了这一点,财新杂志纸质版一度加印,这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机构媒体难得的荣誉。2013年胡舒立的一段关于新闻与宣传的谈话视频,这两天也在网上获得极大的传播。

已经过去7年了。胡舒立当初呼吁的“新闻专业主义”更加式微了。但是幸运的是,胡舒立还在坚持,她的财新还在坚持。

和都市报相比,杂志的团队规模相对较小,他们不能面面俱到去关注动态新闻,但在报道肺炎时,这恰恰成为一个优势。一个杂志团队,在过去一个月内,只要认真完成四五篇深度报道,就已经了不起了。

财经财新_第一财经财经早新闻_财经胡舒立财新传媒

更重要的是,这种小而紧凑的共同体,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持价值观。这是一个讲新闻理想会受到嘲笑的时代,但是你不能不承认这几家杂志,都表现出了可贵的新闻理想。

看到过《财经》杂志一位女记者在武汉街头蹲着吃方便米粉的照片,不由感叹他们前断采访条件的艰苦。《财经》的苏琦兄告诉我,那是这名女记者多日来吃的最好的一餐了。

《财新》记者萧辉在最危险的时候就在武汉采访,遭遇阻挠时她扬言如果手机被抢她会还击。北青深一度一位女编辑,因为她们关于李文亮的报道被删除大发雷霆——她们都是在某种理想精神的驱动下财经财新,短暂超越了媒体人的所谓“纪律”,那真是人性的伟大时刻,也是新闻业最内核的精神。

第一财经财经早新闻_财经胡舒立财新传媒_财经财新

过去几天,我在思考何以这几家杂志的表现会更好,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。比如,这四家提到的杂志,其实都不是某部直接管辖的。他们当然也要遵从某部的指令和管理,但是他们却也有自己的主管部门,这中间就有了一点空隙。

还有,这几家杂志过去多年坚持的“专业主义”财经财新,记者有很好的讲故事的能力。一个记者,可以慢慢培养好几年,不需要每天向她要求10万+的KPI考核。平常有阅读习惯,也满满提高了采访和写作水平。

不管是从管理上还是从技术上,他们都做好了准备。但现在我认为这都不是最重要的,最重要的仍然是让媒体人感到尴尬的新闻理想。新闻理想这四个字被嘲讽,和“公知”一样被扫进垃圾堆。媒体人自己对新闻理想的挖苦甚至更严重,因为这样能更好地解释自己的现实处境,能够让自己心安。

但是,除了理想或者那种写出不朽作品、推动社会进步的野心,你很难找解释,她们为何会从事这个行业,为何连防护服都没有就开赴武汉。这个危险的,贫困的,大多数时候腹背受敌的行业,为什么仍然有人愿意前赴后继,愿意为社会奉献出那一点微光。

据说现在杂志的记者里,有不少“白富美”女青年,她们条件很好,并不缺钱,也不缺找到舒适工作的能力,但是她们仍然选择干新闻,选择去一线。这让人感到了一点对未来乐观的理由。

中国城市的中产,应该从那些垃圾公号里摆脱出来,少在那些短视频或者直播平台上浪费你们的时间,你们需要养成订阅一份杂志的习惯,这会重新定义你的身份。

财经财新_第一财经财经早新闻_财经胡舒立财新传媒

传媒见闻现已开设【记者在“疫线”】专栏

在此向各位媒体同仁征集“记者手记”、“疫情日记”

欢迎身处一线的记者朋友向我们投稿

▽▽▽

传媒见闻媒体人访谈导读

原创文章,作者:第一财经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baike.d1.net.cn/543723.html